5月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進入雁棲湖時間。迎賓、圓桌峰會、記者會均在雁棲湖畔一一展開。
主場外交的禮遇與細節(jié)貫穿全天。外國政要的車隊為何能夠按時依次抵達?圓桌峰會里的時鐘與木槌是作何用?
抵達與迎賓藏禮儀細節(jié)
如果關(guān)注中國的主場外交活動,雁棲湖便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2014年這里曾經(jīng)舉辦過亞太經(jīng)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lǐng)導人非正式會議。
雁棲湖位于北京東北郊的燕山腳下,距離懷柔城8公里。作為此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的主會場,各國政要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從北京市中心前往這里需要幾十分鐘的時間。
32個外方代表團,一共150多輛禮賓車,最后完美匯聚,依次排隊抵達,每個代表團的抵達間隔一般不能超過一分鐘。不止如此,即將抵達會場時,國賓護衛(wèi)隊每三輛摩托一組,加入到每組車隊當中。這需要每組禮賓車隊的速度與抵達時間精確到分甚至秒。
△普京和他的車(抵達首都機場時)
車輛停下之處必與紅毯相連,嘉賓抵達處矗立有四根漢闕,這也是雁棲湖國家會議中心的特色之一。外國政要與國際組織負責人就是以此為起點走向迎賓廳。女性政要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安排由女性安保人員陪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在雁棲湖國家會議中心的南大廳迎接赴會嘉賓。大廳內(nèi)布置與平時相比并沒有太多變化。唯一的變化是擺放了一塊藍色背景板,上面寫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每一位政要或國際組織負責人走向背景板,與習近平握手前,均有禮賓人員進行“唱名”。
雁棲湖主會場添絲路元素
圓桌峰會是在雁棲湖的集賢廳舉行,這與亞太經(jīng)合組織的安排也相類似。雖然迎賓廳內(nèi)布置與平時并沒有太大變化,但主會場集賢廳里添加了諸多“一帶一路”元素。
最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元素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金、藍色標識。無論是背景板還是紙張等文具均有體現(xiàn)。論壇的英文縮寫是“BRF”,標識以金、藍色絲帶代表“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外國政要與國際組織負責人的車輛駛向會場的最后一段路的入口會有一座“BRF”雕塑。同樣情況也出現(xiàn)在國家會議中心等其他辦會地點。
△“BRF"雕塑
△“BRF"花藝
在與政知局接觸的外國記者和參會嘉賓看來,這一標識已經(jīng)具備了辨識度,他們也習慣使用“BRF”來稱呼會議。
在集賢廳里,最醒目的是一張碩大的圓桌。與其他座位安排相比,圓桌會能夠保證更多人同時面對面,提高交流的效率。
領(lǐng)導人的座位上擺放著具有中國特色的水杯和紅色簽字筆,桌子上還擺放有呼叫工作人員的呼叫器,同時有中國傳統(tǒng)卷軸鋪底。此外,根據(jù)央視報道,作為主持人的習近平的面前還擺放一個時鐘和木槌。
△習近平手持木槌
這也是國際會議慣常做法,時鐘是用來保證和控制會議進程,木槌是宣布開始與通過聯(lián)合公報時用來“一錘定音”。
與圓桌峰會無縫銜接的記者會
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記者會是在圓桌峰會結(jié)束后馬上進行,議程緊湊。主持完圓桌會的習近平快速步入記者會的召開地點——鴻雁廳。
△習近平步入記者會現(xiàn)場
十余分鐘的記者會時間并不算長。主持人簡短引薦后,習近平在這十余分鐘內(nèi)向現(xiàn)場約三百名中外媒體記者介紹了會議的舉辦情況、成果以及下一步安排。
一些外國記者拿著論壇分發(fā)的專用藍色筆記本書寫記錄。政知局現(xiàn)場注意到,在習近平記者會結(jié)束時,剛剛發(fā)表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聯(lián)合公報以及長達10頁的高峰論壇成果清單已經(jīng)同步擺放在出口處,分為中英文雙語版,供現(xiàn)場記者各取所需。其中,成果清單里包含了76大項、270余項具體成果,成為記者人手一份的“干貨清單”。
隨著習近平主席記者會的結(jié)束,也標志著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告一段落,記者們在鴻雁廳留下合影。來自尼泊爾的記者南達把與論壇花束塑造的“BRF”標識的合影發(fā)在朋友圈里,并表示,“第一屆BRF已經(jīng)結(jié)束,2019年第二屆BRF中國再相見?!?
深圳市東勝物流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13041726號-2
地址:深圳市龍華區(qū)大浪街道華榮路億康商務大廈A座12018室
400-8090-102